大家好,我是一安,太公奇门飞龙道人门下弟子,今天为大家解开命运的疑惑。
立命:安定自身;识阴阳之理,知进退之机,创造幸福人生——送给有缘人
本系列共四篇,阅读顺序为:知命→立命→改命→造命,其他三篇文章如下:
知命:不为命惑;识阴阳之理,知进退之机,创造幸福人生——送给有缘人
改命:趋吉避凶;识阴阳之理,知进退之机,创造幸福人生——送给有缘人
造命:利己利人;识阴阳之理,知进退之机,创造幸福人生——送给有缘人
一、立命先须安心
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,科技空前发展,上可到九天揽月,下可到,五洋捉整,出有车,食有鱼,然而在这种社会繁荣生活富足的同时,人的烦恼却越来越多,忧虑愈来愈重?
未婚时优虑:未来的配偶是不是称心如意?
结婚后忧虑:自己的子女能不能出人头地?
穷困时忧虑:自己的梦想能不能最终实现?
为何令人物质生活极大丰富,幸福体验反而不如古人?原因何在,”欲望也!欲望起,贪心生,贪心生,烦恼至,内心即不安矣!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,有的人很有钱,却没有健康;有的人拥有爱情,却没有金钱;有的人房屋成片,却无儿无女;有的人才智超群,可就是找不到发挥的舞台,庸庸碌碌一生。所以说,人生由来多缺陷。
在缺陷中,我们又如何安心立命,拥有幸福的人生呢?
这就要我们用平常心来生活,用惭愧心来反省,用感恩心待人处事,用内心来体验幸福。
其实,任何人一生,都是在对已和对境的状态中度过的。对己,就是面对自己,面对自己的情感和意志,面对自己的喜怒哀乐,面对,自己的整个精神世界。对境,就是面对自己的环境,面对自己有关的人和事,面对顺逆、吉凶、祸福、穷达和贵贱,也面对聚散离合。大多数的人,对已和对境不外乎家庭、工作和生活。可以说任何人。
都有得意和失意之时,都有病痛煎熬之时,都有聚散离合之时,人在任何境遇下都应坦然面对。惟有如此,方能心安才可立命。故古语有云: “春有百花秋有月,夏有凉风冬有雪,若无闲事挂心头,便是人间好时节。”心中无挂碍、无优愁,时时刻刻保持一颗平常心,才能快乐幸福,如此才能了悟立命之理。
二、顺着天赋做事,逆着个性做人
人能知命,方能顺势而为。知命而不是简单地知道命运给自己带,来的结果,而是知晓命理长处与短处,性格的优点、缺点,人若不知先天之命,等同于盲人赶路,不能自辨方向,何谈跋涉远方。
我们提前依据命理预测出某个人适合做什么,朝什么方向发展,在什么时候最容易获得成功,然后按照这个正确的方向,顺应这个发展的趋势去努力,就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!当然,这里所说的成功,是个广义的概念。这世上真正的成功人士毕竟是极少数,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,平平常常,会取得一些小的成绩,这些小的成绩与那些成功人士所取得的大成就比起来,如同荧火之比皓月,是微不足道的,但是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,这一点点荧火之光,也足以成为自己平凡一生之中的闪光点。
因此,在知命的前提下,有目的选择自己适宜从事的职业,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天赋,就显得很必要。一个人只有顺着自己的本性或爱好发展才能有所成就,反之则不仅一事无成,大可害国,小可害己,这方面的刨子不胜枚举。明朝的天启皇帝朱由校处理国家大事时糊里糊涂,但他却做一手极好的木工活。南唐后主李煜虽施政无能,但在词学方面却有较高的造诣。宋徽宗赵佶醉心于书法和绘画,取得了巨大的成就,但他于国事却毫不得法,使得六贼专权,最终丧身丧国。
芸芸众生,各具其命,有的人适合从商、有的人适合从政、有的人适合管理、有的人适合搞技术,凡此种种,人从事的职业如果符合其命理,则会身心愉悦,事半功倍;反之则如逆水行舟,不但劳而无功,而且难有所成。
了解了自己的命里喜忌职业后,那么是不是就都能取得成功?实,则不然,选对了自己喜欢的职业还需逆着个性做人,改掉命理中先天带来的负面因素,方可有所成就。
吾师父在十几年的游历中,曾接触过很多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,刚刚步入社会时,他们踌躇满志,豪情万丈,想闯荡出自己的一片天,地,几年之后,结果怎么样呢?一帆风顺,平步青云的毕竟是少数,多数没有成功的就陷入困惑,茫然、彷徨、无奈,甚至是一蹶不振、自暴自弃,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后转而求神问卜。
很多大学生没毕业前,总会天真地认为,命运至少有一半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。工作多年后,才发现大错特错;作为小小的个人,改变个人生活可能是容易的,却无法改变所处的生存环境-无论什么环境,总有它不完美,不合理,甚至丑恶,黑暗的一面。既然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中,就免不了要与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,既然要与人打交道,就要学会适应和忍耐,因而也就需改性情,改脾气,改习惯,改一切能产生坏结果的因。
很多时候,人们总是抱怨自己没有机遇、没有机会,其实,机会、机遇天天都有!只是在于你能否把握而已!
曾听师父的朋友讲过这么一个故事,很有意味,或许对年轻朋友历练人生有所启示。
一家效益很好的公司要裁员,名单中有办公室的小李和小王,规定一个月之后离岗。名单公布后,大伙看她俩都小心翼翼,更不敢和她们多说一句话。因为,她俩的眼圈都红红的。
第二天上班,小李的情绪很激动,谁跟她说话,她都像灌了一肚子的火药,逮着谁就向谁开火。小李不敢去找老总发泄,只好拿杯子、文件夹、抽屉撒气,找主任诉冤,又找同事哭泣,自然,办公室传送文件、收发信件,原来属她做的,现在都无人过问。不久,小李又找人到老总那里说情,老总说这次是“一刀切” ,谁也通融不了。小李再次受到打击;气愤愤的,异样目光在每个人脸上刮来刮去,仿佛谁都在背后捣她的鬼。许多人开始怕她,都躲着她。小李原来很讨人喜欢,但后来,她人未走,大家都有点讨厌她了。
小王则很讨人喜欢,同事们早已习惯了这样对她: “小王,把这个打一下,快点。”“小王,快把这个传出去!“小王总是连声“答应” ,裁员名单公布了以后,小王也哭了一个晚上,第二天上班也无精打采,但是打开电脑,拉开键盘,她就像以往一样工作了。小王见大伙不好意思再吩咐她做什么,便特地跟大家打招呼,主动揽活。她说:是福跑不了,是祸躲不过,反正这样了,不如干好最后一个月,以后想干恐怕都没机会了。小王心理渐渐平静了,仍然勤劳的打字复印,随叫随到,坚守在她的岗位上。
一个月满,小李如期下岗,小王被从裁员名单中删除,留了下来,主任当众传达了老总的话: “小王的岗位,谁也无可替代;小王这样的员工,公司永远不会嫌多!”
由此例可以看出,同样的事情不同的心态,不同的处理方法,产生的结果是不一样的。
其实,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冲突矛盾百分之六十都源自人际关系。要处理好人际关系,办事圆融就要逆着个性做人。人有各式各样的性格,不同的性格有不同的思维模式,大部分人都只能够理解和自己相近模式的人,而不愿理解其它思维模式的人。有人冲动,有人懦弱,有人刚愎,有人优柔。江山易改,本性难移,每一个人的性格将会跟着他直到老死,因此才有性格决定命运一说。认识性格后尽量将性格用对地方,也就是逆着个性做人,才能顺着天赋做事,这样命运就会..改变,不再按照固有的轨迹发展,也就是立命。
纵观历史,返照现今,因不改个性,丧失机会,甚至丧命的例子比比皆是。一代豪杰关羽在世人心目中是一个武艺高强、豪气干云的英雄形象,被后世尊称为武圣。他温酒斩华雄,千里走单骑,过五.关,斩六将,单刀赴会…然而,关羽的诸多英雄事迹却难以掩盖其性格中刚愎自用,目空一切的致命弱点,也正是因为这些改不掉的个性,使其不管是在“五虎上将”中还是“桃园三结义”中都是第一个以悲剧收场的人。
再说一代枭雄楚霸王一生叱咤风云,却因优柔寡断的性格,最终兵败乌江拔剑自杀。纵观项羽一生:生逢乱世,相机而起;勇冠三军,叱咤风云;引兵北上,逐鹿中原,问鼎威阳,列土封王,曾一度左右过历史的进程,最终却因他自身的性格弱点酿就了人生悲剧。随着乌江渡口的那一道长剑血光,一代案雄怀着悲愤谢世,徒给后人留下了“至今思项羽,不肯过江东”的千古遗憾。再比如,明崇祯皇帝·朱由检,因刚愎自用悭吝小气的个性不但亡国,而且害得自己吊死于煤山。
圣人孔子五十而知天命,意思是说他到了五十岁,才知道了命运存在,也真正了解了自己的性格,知道自己该做什么,如何去做,把外在的命运和自己的性格融合。孔子把握了自己的性格,也就把握住了天命,自然也就能够改造自己的命运。
人其实都是在命运里打转,再通过立命、政命、造命来挣脱,能够挣脱命运束缚的人,就是成功的人。因而在易界有一句不成文的规定: “得道之人不算,大善之人不算,大恶之人不算”,就是因为这些人已经把自己固有的命运改变了,所以,要算也算不准。
三、顺势而为,鸿运攻,逆运守
对大多数人而言,完美无缺的命局和一败到底的命局都只占很小的比例,一般人的命局都是这方面好,那方面却不尽如人意。调整命局的偏差,使人无灾无祸而得福,是求测者的普遍愿望。在一个人的出生时间中,储存了本人一生的吉凶信息。到时有吉应吉,有凶应,凶。有的人因为不了解自己的命运,结果是好运来了而不知,错过了成功的机会。凶运到来也不知,无法预防。轻者灾难不断,重者凶灾横祸,甚至死亡。有的人因知命,运气一到,在事业上就加倍努力,从而有了大成就,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。有的人因不知命,坏运到来时,不能防灾免灾,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,成为社会的罪人。
为人预测多年,发现很多求测者大多怨叹自己命不好,运不佳,却又不知如何去改造命运。有的人知道自己的命运不佳,于是心灰意冷,任由烦闷失意的心情困绕自己,长而久之便觉前途渺茫,进而自暴自弃,怨天怨地,在不知不觉中荒废了自己宝贵的生命。又如有的人知道自己的命运甚佳,于是整天坐享其乐,心存梦想不求行动,而让好运悄悄溜走。人生若此,实可悲,可叹!
世上聪明伶俐的人很多,但真正凭自己聪明才智成就一番伟业的却是少数。原因在哪里?古人云: “德不加修,业不加广者,只为因循二字,耽搁一生”。“因循”就是放逸、懒散、偷安,日子得过且过。历史上有大成就者多历百般磨难、千般挫折,然终未废其志。文王拘而演《周易》 ;仲尼厄而作《春秋》;屈原放逐,乃赋《离骚》 ;左丘失明,厥有《国语》;孙子脚, 《兵法》修列;不韦迁蜀,世传《吕览》;韩非囚秦;着《说难》《孤愤》。
世上有大成就者毕竟是少数,但有成就者的人生历程,却是值得借鉴、效法的。人贵知而行之。人的通病是怨天尤人,而少要求自,已,即使在命运最不济的时候,仍旧在梦想着奇迹出现。为什么不能积极行动,而只想坐享其成呢?
暂无评论内容